2015年6月26日至28日,第二届“全国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和高校研究机构交流论坛”(简称“公共外交地校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遥副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来自全国知名院校的公共外交研究学者和上海、天津、广州、杭州、西宁、温州等地公共外交协会的公共外交实践者共6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共同就民族与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推动民族与地方文化“走出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张九桓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阐释了中国如何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观点。他表示,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纵观中国与东南亚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我们能够为今天开展公共外交总结重要启示。第一,先进的生产力是对外文化传播的基础。中国盛唐时期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进而开辟了陆海丝绸之路。第二,跨文化交流是在开放和包容中发展的。东南亚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在中国的对外交往史中历来地位突出。第三,人的因素在跨文化交流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郑和、玄奘、法显及历朝历代被派往各国的使节,他们不畏艰险为跨文化交往谱写了辉煌篇章。张九桓副会长建议,拓展与东南亚的公共外交还应注意: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坚持相互尊重、互鉴互学、开放包容原则;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公共外交意识。
姚遥主任主持了年会的分论坛,并作了题为“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术与道”的主旨发言,认为开展公共外交既要有“术”、更要重“道”,公共外交实践者的首要工作是深刻理解中国的外交理念和文化传统,要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将其作为对外塑造并传播国家形象的内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