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姚遥主任赴欧洲议会调研并出席2016中欧改革论坛

     2016年6月14日至17日,在“第十八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举行前夕,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吕凤鼎率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商务部研究院前副院长陈文敬、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研究室主任姚遥、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阎岩等代表团成员赴比利时访问。

  6月15日,代表团访问欧洲议会,与部分议员就中欧关系中的重要议题进行研讨。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并称欧盟三大机构,是欧盟的立法、监督和咨询机构。吕凤鼎副会长在研讨中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持续下行的压力和挑战,中国正在实施供给侧改革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希望欧洲也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多一点同舟共济,展现守信义、负责任的国际形象。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主席纳吉·德瓦、欧中友好协会主席德里克·沃艮等议员出席会议,表示希望就促进中欧关系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开展合作。

mmexport1466426230418.jpg

  6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前总干事、欧盟前贸易专员帕斯卡尔·拉米、欧洲议会政策中心行政官员罗伯托·本迪尼以及来自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欧洲对外贸易协会、欧中数字协会和欧洲之友等欧方智库专家出席论坛,与中方专家展开深入研讨。

 IMAG1193.jpg

  迟福林、陈文敬、姚遥等中方专家作主旨发言,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趋势、新结构、新动力正在形成,并将为中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提供重要的历史机遇。中国文化倡导“己欲达而达人”,到2020年建立中欧合作的大市场,不仅对中国经济转型有利,而且对欧盟和世界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中国驻欧盟使团柴小林公使在总结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是在中欧关系进入关键阶段的一次有益对话。她以“3个C”——信心(Confident)、积极(Constructive)、合作(Cooperative)为关键词,对论坛成果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中欧智库开展公共外交,就中欧关系重点事项启动联合研究,将为中欧双方政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赴我驻欧盟使团进行工作交流。驻欧盟使团杨燕怡大使介绍了中欧关系现状,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公共外交需要回应涉华舆论,引导欧洲民意正确看待中国发展。代表团成员还应约就南海问题接受欧方媒体采访,宣示中方政策立场。今年7月,第十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在北京举行,这是中欧关系进入发展关键阶段的又一次重要会晤,在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时刻,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将继续加强与欧洲智库、媒体和民众的交流与对话,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